国家孕婴网是由财政资金创建,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主办的,是集孕产、育儿为一体的知识科普权威官方平台。服务内容有备孕、孕期、产后、育儿、幼教、培训、托育、宣传、展示、政策法规等。
在经历分娩的艰辛后,新妈妈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宝宝身上,却容易忽视自身产后排尿的重要性。实际上,产后排尿问题处理不当,会给产妇带来诸多健康隐患。
分娩过程中,膀胱长时间受到胎儿的压迫,敏感度会大幅降低。这种压迫不仅让膀胱黏膜充血性水肿,还可能致使膀胱肌麻痹,影响其正常的收缩功能 。同时,会阴侧切或撕裂产生的疼痛,也会干扰正常的排尿反射,使产妇因惧怕疼痛而拒绝排尿。另外,产后妈妈的腹肌松弛,腹压下降,也会削弱排尿的动力。再加上有的产妇不习惯在床上排尿,或者产前、产程中使用了大剂量解痉镇静药,如妊娠高血压疾病应用硫酸镁、莨菪类药物等,降低了膀胱张力,这些综合因素都大大增加了产后排尿困难的发生几率。
一般来说,产后4 - 6小时,产妇就应该尝试排尿。这是因为若不能及时排空膀胱,膀胱过度充盈会影响子宫收缩,导致产后出血风险增加 。而且,尿液长时间潴留,还容易滋生细菌,引发泌尿系统感染,出现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等不适症状,严重时甚至可能发展为肾盂肾炎,对产妇的肾脏功能造成损害。长期的排尿困难和尿潴留,还可能导致膀胱肌肉持续扩张,失去弹性,影响今后的膀胱功能。
展开剩余53%如果产妇在产后遇到排尿困难的情况,可以尝试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。比如,打开水龙头,聆听流水声,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;用温热的毛巾热敷下腹部,温度一般控制在40 - 50℃,促进膀胱肌肉的放松;或者在家人搀扶下,坐在马桶上,轻轻按摩下腹部,从两侧向中间、由上往下按摩,帮助尿液排出。也可以用45°C的温水来熏蒸会阴部或者是直接进行冲洗,刺激尿道周围神经感受器,促进排尿。若使用开塞露塞肛,通便的同时也可以诱导排尿,因为直肠和膀胱相邻,刺激直肠可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,促进排尿。
若经过这些努力,依然无法排尿,就需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,必要时可能需要借助导尿等医疗手段解决,导尿时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,避免引发感染。导尿后,通常会留置导尿管1 - 2天,让膀胱充分休息,待其水肿、充血消失后,张力自然恢复,即可尝试自行排尿。在留置导尿管期间,要注意保持导尿管的通畅,避免扭曲、受压,同时要做好会阴部的清洁,每天用温水清洗会阴部2 - 3次,防止泌尿系统感染。
新妈妈们一定要重视产后排尿这一关键环节,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,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,为产后身体恢复奠定良好基础。在产后住院期间,医护人员通常会密切关注产妇的排尿情况,但出院后,产妇自己和家人更要多留意,若出现异常,应及时就医。同时,产妇在孕期就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锻炼,如提肛运动,增强盆底肌肉力量,有助于产后排尿和身体恢复 。此外,产后要及时适量饮水,一般一天8 - 10杯(每杯250ml)即可,不要因为担心排尿困难而减少饮水量,充足的水分摄入不仅可以促进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,还能增加尿量,起到冲洗膀胱、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,同时又能补充产乳对水分的消耗。
发布于:北京市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